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增设主竞赛单元(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4月25日上午,由北京电子竞技产业发展协会协办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游戏动漫电影单元”开幕论坛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

论坛嘉宾合影

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增设主竞赛单元(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论坛以“中国动画美学探索与创新”为主题,邀请了《中国故事》总导演陈燎宇、《大护法》导演卜思凡、《深渊》艺术总监翁鸣。海”,还有《鹅鹅》的导演胡虎。芮成钢、当当动画总导演程亮等多位资深从业者、创作者,动画作品《鹅鹅》制片人蔡波担任论坛主持人。

活动伊始,北京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中心主任周旭辉在现场致辞中表示:“游戏动漫电影单元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主打单元,一个具有独特探索意义、多元特色的行业交流平台,我们希望通过精彩的活动汇聚更多的动漫同仁共同交流、探讨,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和见解。

北京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中心主任

周旭辉致辞

回顾创作过程并交流见解

论坛上,动画短片《聊斋志异》总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陈燎宇发表了《聊斋志异:东方怪谈与东方怪谈的碰撞》的主题演讲。独立动画美学》并用幽默的语言与我们分享。学习了《中国故事》的创作经验。他强调,每一部动漫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度尊重。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融合科技创新和新的文化坐标。导演陈燎宇在论坛上透露,《中国故事2》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中国故事》总导演陈燎宇致辞

电影《深海》动画导演、艺术总监翁鸣的演讲题目为《梦想的起源:电影《深海》艺术初步探索》。他与我们详细分享了《深海》早期从概念到人物、从故事场景到人物动态的各个阶段的美术发展,通过大量的手绘图充分展现了影片风格化的探索过程。

电影《深海》艺术总监翁明致辞

当当动画总导演程亮发表了“中国江南风格与动漫融合再创创新”的主题演讲,讲述了江南地域风格在作品《狼》创作中的巧妙运用和融合蓝姑娘”。他提到,“我们鼓励设计师走出办公室,到户外去体验、拍照、写生,感受现实生活。这在创作中是非常必要的。”

当当动画总经理程亮致辞

科技赋能艺术产业融合发展

圆桌论坛期间,嘉宾们畅所欲言,频频妙语连珠。他们结合当前蓬勃发展的中国动画产业,探索传统艺术电影与新时代动画形象的创意表达、通过技术手段推进中国动画美学、以及艺术风格和故事的提升。全面融合、中国动画如何走向国际等方面将进行深入讲解,共同探讨中国动画的审美体系和未来发展方向。

论坛嘉宾

对于传统与现代动画艺术的演变,导演陈燎宇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动画和电影在很多层面上不再区分。电影正在走向动画,动画也正在走向电影。这是一个大趋势。

《中国故事》总导演陈燎宇

《大护法》导演卜思凡指出,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和思考,丰富文化符号之外的更多细节。

《大护法》导演卜思凡

电影《深海》艺术总监翁鸣表示,“艺术一直在发展变化,我们站在当下,不仅回顾历史,更展望未来。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积累,充分沉淀,才能找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新可能性。”

《深海》艺术总监翁明

《鹅鹅》导演胡锐总结道,“第一,视觉创新是电影发展的核心动力;第二,表达要含蓄,要相信观众的审美判断;第三,创作者要有文化自信。”

《鹅鹅》导演胡锐

会议嘉宾就当前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动画制作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翁明首先指出,“现在的一些人工智能工具确实对创作有帮助,我们必须了解它们,但不必对技术创新感到恐慌。”卜思凡导演认为,AI的随机生成和自由组合有助于激发创作灵感,带来一些新的创作视角。胡锐导演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AI对于创作的辅助作用还不是特别明显。陈燎宇导演表示,我们永远不应该敌视任何新技术,因为电影和动画是基于技术而存在的。人工智能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我们必须以平常心对待它。

美术风格与故事的融合始终是每个创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胡锐导演表示,“在自己擅长的类型上尽力而为,让喜欢这个类型的观众来找你,比主动去做要好。”更容易迎合观众。”陈燎宇导演提到,“我们不能太迷信,太依赖艺术,尤其是故事片。作品所谓的艺术风格只是创作的一部分,并不能解决太多的问题。如果你有足够好的内容,足够强的内心东西来传达,并且最终的作品完成得足够好,那么任何艺术风格都不会成为障碍。”

论坛主持人:《鹅鹅》制作人蔡波

对于如何树立文化自信,让中国动画走出国门,多位导演都指出,要敢于尝试,多实践,通过实践者和创作者不断探索,为中国动画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论坛最后,嘉宾们还对北京国际电影节提出了美好愿景,希望通过“游戏动漫电影单元”平台,为更多从业者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进一步推动国内动漫市场一体化发展。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游戏动漫电影节”开幕论坛的成功举办,也让我们对中国漫画的崛起有了更多期待。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