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节目讲霍去病,娱乐节目讲霍去病的故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娱乐节目讲霍去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娱乐节目讲霍去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霍去病是一个怎样的人?

霍去病是西汉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他的母亲是皇后卫子夫的姐姐,他后来战功和名望甚至超过舅舅卫青。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霍去病:

娱乐节目讲霍去病,娱乐节目讲霍去病的故事

霍去病18岁那年跟随卫青出征匈奴,被任命为校尉。他率领800名骑兵为先锋,夜里偷袭匈奴营寨,是凯旋而归。把匈奴的相国、单于的叔叔,还有一个王爷都被霍去病给杀死了。整个战斗共杀死匈奴2000多人,是以少胜多取得了辉煌的战果。霍去病是初次上战场就立了大功,被朝廷封为冠军侯。

三年后,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率领1万骑兵从陇西出发攻打匈奴,是顺便打败了好几个西域国家。杀了折兰王和卢胡王,将浑邪的王子、相国等8000多人俘虏,还把休屠国祭天用的金人都带了回来。汉武帝非常的高兴,下令加封霍去病两千户食邑。

又过了几个月,匈奴单于对浑邪王多次被汉军打败很气愤,想把浑邪王杀掉。浑邪王和休屠王商量好了,决定投降汉朝。汉武帝怕这两个王是诈降,派霍去病带领军队前去接应。浑邪王的部下看到威武霸气的汉军后都害怕了,不想投降,很多人都偷偷逃跑了。霍去病带兵进入浑邪王的阵地,把逃跑了的士兵都抓了起来,一共杀死8000多人,带领浑邪王等匈奴将领回到汉朝。因为浑邪王的投降,汉朝撤除了很多防线,让汉朝的财政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第二年,霍去病率领大军长途奔袭1000多里,大破匈奴左贤王的主力部队,一直追到狼居胥山,在当地举行祭祀仪式后班师。这次远征,霍去病的军队把匈奴打得是元气大伤,多少年都没有恢复过来。但是汉军也受到很大的损失,14万匹战马出征,回来不到3万匹。汉武帝专门设立了大司马这个职位,卫青和霍去病都担任了大司马。

可惜霍去病23岁那年死于暴病,可能是天妒英才吧。


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人,西汉中期名将、军事家、外戚。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以及名将卫青的外甥,权臣霍光同父异母兄长。

早年战功赫赫,抗击匈奴有功,霍去病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霍去病是西汉中期名将、军事家,中国军事史上“十大名将”之一。

那么,霍去病究竟何德何能,能够上位十大名将之列?


思想独特,行事异常

《史记·霍去病列传》载: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意思是:霍去病少言多行,从不说空话。汉武帝曾经想亲自教他孙武兵法,他回答道:“打仗应该随机应变,而且时势变易,古代的兵法已不合适了。”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拒绝收下,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以上两个事例可以窥见霍去病“思想独立,行事异常”之一斑。尤其“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短短的八个字出自霍去病之口更是震撼人心,永远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


战术灵活,功勋卓著

正因为霍去病有着异域常人的思维行为,所以他在战略战术的运用上不拘泥于古兵法,注重方略。战时总是审时度势,用兵灵活机动,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特别是他创造性地运用以骑兵集团为作战主体,快速机动,长途奔袭的“闪电”战术,改变了以往中国军制史上车骑并用的模式。

他一生虽然仅有短暂的七年戎马生涯,四次领兵出击匈奴,但都以大胜凯旋,取得了令万世景仰的不朽功勋,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显赫。对于整部中国史乃至来世界军事史来说,霍去病的军事思想和战例成为垂范千古的传奇。


纨绔习气,贵不省事

人无完人。霍去病缺点见于《史记·霍去病列传》载,大意是说,霍去病乃少年新贵,不爱惜士兵。出征的时候,汉武帝专门令宫中服务部门为他准备饮食,竟然有十多辆车之多。还军时,“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色”。在塞外时,战士缺乏粮食,霍去病却在军营中玩蹴鞠(踢球)的游戏,事多此类。尽管有此毛病,但瑕不掩瑜,据说士兵仍喜欢为他卖命。


英年早逝,彪炳千秋

公元前117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去世,年仅23岁。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调遣河西五郡的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并谥号“景桓侯”。取义“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


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千载之后,世人仍然遥想少年大将霍去病的绝世风采,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倾倒,为他那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热血沸腾。

风卷云舒,惯看桑田变沧海;古往今来,多少故事笑谈中!

hello,大家好,我是小点,喜欢点一点关注:

对于霍去病的评价,7个字:大汉骠骑的传奇

霍去病的早逝,是不幸也是幸运,他过早离开,留下了太多遗憾,汉帝国后来对匈奴的旷日持久战争空耗国力的痛苦,和汉武帝出师西域死伤惨重的败笔。 但另一方面反而成就了他自己,如果卫青是传奇,那么霍去病就是神话,那就像中国传统绘画里面的留白,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他像灿烂的流星,拖着无限长的痕迹,无数人追问,假如上天再给他二十年,世界会怎么样?

1.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在中国古代所有将军中,最受女孩子欢迎的就是霍去病,霍去病吧里面,女孩子们都怀着对霍去病的无限情怀,以写文的形式来纪念这位少年英雄。一个电视节目里,一个年轻的女孩说他一直爱慕霍去病,因为在少女时代曾经做过一个梦,长亭外飘着雪花漫天,嫖姚校尉霍去病和她分别,出师朔方。 嘉宾很不理解,“可是,霍去病,这是个古代的人诶?” 那个女孩说,“可是在我心中,他始终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孩,在我心中他始终那么年轻。” 十七岁一战成名得封冠军侯艳羡无数人,二十岁纵横河西走廊,打开丝绸之路的大门,二十二岁漠北决战决定帝国命运走向,他一生如此辉煌,却又在辉煌的顶峰,二十三岁,随风而逝。 霍去病的形象定格在他二十岁纵马高呼那一刻,始终那么年轻,他没有英雄迟暮的悲哀,也不会成为大腹便便的中年将军,不像他舅舅卫青,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中年男人,不像后世的戚继光,会是个圆滑世故的交际人。 其实他们也曾经年少过,飞扬过,卫青龙城之战成名的时候也很年轻,戚继光年轻的时候也说过“一年三百六十天,多是横戈马上行”。但那些都只是曾经了,淡漠地,留在人们记忆里的不是这些,甚至连他们自己都忘了。 而霍去病,他始终是那个飞扬的少年,那分桀骜不驯和英气勃勃从不消逝,那句铮铮誓言从未被遗忘,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2.顶配高富帅?

高富帅标准来看霍去病,高和富不仅仅满足,而且是远远达标的顶配。 霍去病到底帅不帅?其实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据我读史书的经验,如果是陈寿来写《史记》那么就有理有据了,陈寿爱八卦,连大乔小乔这些人的事,他都兴致勃勃地记上一笔,而帅不帅,则很好推断,《三国志》里面,周瑜孙策是真帅哥,形容词都是“美姿颜”“容貌昳丽”“美周郎”“壮有姿貌”,可想见两兄弟那是翩翩少年,真帅哥,刘备刘表诸葛亮等二十多人,统一形容词“伟”“身形甚伟”,那么长得还是高大健壮,还是不错的,而老曹和孙权就比较那个了,估计是真不怎么样。 但司马迁不爱八卦,后世那么多迷恋霍少的迷妹想从故纸堆里看出霍少的生活,依然徒劳,司马迁不会记录这些和历史长河无关的小事,在历史里,霍去病的长相和感情经历都是迷雾。 但想来,姨妈卫子夫舅舅卫青,甚至弟弟霍光都是俊男美女,而他自己也从小甚得自己姨夫汉武帝的宠爱,估计是长得很讨喜的。习武之人,体格匀称一身肌肉,几乎不可能差。 霍去病和卫青不同,卫青小时候生活艰苦,而霍去病生下来就是贵族皇族,这种烙印也体现在他们自己身上。霍去病是天生高富帅,这也是很多人喜欢霍去病的缘故,那种高贵是无法模仿的。 尽管有人指责霍去病太喜欢奢华的生活,军中带庖厨,米粮肉食随意丢弃。 但这一切放到其他的官二代头上,是纨绔子弟扰乱军营,但放到霍去病头上,在他的赫赫战功面前,这一切小事不值一提,也就是汉武帝和群臣茶余饭后一个用来打趣的笑谈而已。 皇族出生贵气逼人,高大英俊,又战功赫赫威震天下的少年英雄,二十岁,仅仅二十岁几乎做到了一个男人想做到的一切,名留青史。他的人生实在太过完美,完美得像逆天的穿越者,所以他的早逝让他的人生有了一些不完美,有那句成语正是说霍去病,叫做天妒英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娱乐节目讲霍去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娱乐节目讲霍去病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为您推荐